首页> 学习体会

李庆华:学习监察法心得体会

来源: 枣庄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07-24

《监察法》的出台,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意味着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正在加快形成,标志着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迈出重大步伐。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此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将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贯彻落实《监察法》,深入开展追责问效,努力开创纪检监察新局面。

一是深化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监察法》制定的重大意义。监察法的颁布实施,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权规范有效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支持。通过创设新的国家机关,对原本分散在诸多机构中的监察权进行了整合,在强化党内监督的同时,以更加法治化的方式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同时,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形成的新理念新举措新经验以法律的形势固定下来,体现了党中央对公职人员权力严格监督和对腐败行为严肃惩处的零容忍态度,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巨大政治决心和誓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强大信心,要正确认识并充分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严格贯彻落实《监察法》,为全面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二是严格遵守,认真落实,坚决贯彻《监察法》的各项要求。《监察法》对监察工作进行了规范,提出了要求,要坚决抓好落实,把贯彻《监察法》融入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廉洁峄城的工作实践中,扎实推进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要发挥国家监察职能作用,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积极查处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以突破案件来实践监察法。立足于教育挽救干部,开展预防警示教育活动,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最大限度减少存量腐败、遏制增量腐败,坚决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法律的严肃性。要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监察,对握有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权的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做到全方位监察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要紧盯农村基层反腐败存在的短板,深化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治理,深挖细查危房改造、涉农等领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案件,做到监察全覆盖,无盲区,以反腐败的成效取信于民。要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正义相统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好“法法”衔接。依法使用12种调查措施,严把事实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证据标准,形成相互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真正办成铁案,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强化培训,全面覆盖,不断增强惩治腐败的能力和水平。随着《监察法》的实施和监察委改革试点的完成,监委作为政治机关全面行使监察职能,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和水平。要着重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对《监察法》《刑法》及相关修订案的培训讲解,对办案流程进行规范统一,对问询谈话进行标准化设计,对文书的规范化填写进行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的技能水平。要着重加强职能人员融合。对转隶干部,全部打散编入纪委各职能科室,便于其快速熟悉纪委办案程序,一定程度上打破执纪、执法团队烙印,从而提高队伍整体团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要着重强化工作机制完善。积极探索纪检监察机关内部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制度规定,形成衔接有序、监督有力、制衡有效的工作机制。在线索处置、证据转换、案件移送等方面,建立监察委员会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不断提升反腐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要着重构筑审查安全保障体系,对谈话场所进行全面改造,实现区、镇(街)标准化谈话室全覆盖;严格遵守审查调查安全制度,配备保密笔记本、执法记录仪等信息化办案设备,全面推行痕迹化管理;制定执法安全预警预案,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严守不发生事故的底线。(中共峄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李庆华)


主办单位:中共枣庄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枣庄市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