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廉洁为基。滕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建立三项机制、深化五项工程、搭建三个平台的“353”工作模式,全力打造班子清廉、权力清源、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监督清晰的“五清”清廉村居,为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汇聚“正能量”。
谋划“三项机制”,持续夯实清廉村居建设根基。细化职责分工。印发清廉村居建设工作清单和任务台账,细化分解33项具体任务,由16个部门单位主抓落实,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联络员,组建工作联络群,实现任务有衔接、人员好对接。建立督促机制。建立清廉村居建设工作会商机制,由各任务牵头单位不定期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推进措施当月有进展、年度有成效。目前,已开展工作会商2次。定期系统研判。依托清廉村居建设领导小组,针对重大事项和难点堵点问题,及时传达、复盘分析、靶向用力,定期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议,有力推动清廉村居建设步调统一、高效开展、有序推进。
聚焦“五项工程”,持续提升清廉村居建设成效。深化廉洁固本工程。组织开展村级党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重点抓好“强基”村集中整顿和“创优”“示范”村防范提升。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三年行动,健全后备力量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机制。深化廉洁用权工程。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与12388”举报平台和“12345”政务服务平台的贯通融合,督促各镇街规范上传公示公开信息3000余条。深化廉管“三资”工程。实施集体“三资”精准清查,重点围绕村级账户运行、财务收支管理等关键环节,完善集体“三资”台账。2025年以来,全市农村产权交易数量54宗,交易金额总数约418.8万元。深化廉促监督工程。“小切口”入手,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突出问题整治。综合运用政治巡察、纪律监督、业务检查等渠道,抓好抓实涉村居问题的整改整治。自集中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已整改不规范合同1796份,新增纳入台账管理的资产105处、资源2600余亩,增加全市村集体收入近900万元。深化廉聚民心工程。将弘扬廉洁文化纳入“两区”建设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反对浪费 文明办事”“移风易俗 文明过年”、家风家教、新型婚俗观念、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宣传倡导活动260余场,着力打造“信用+”积分制应用场景140个以上,积极创建一批尚善村居,不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
打造“三个平台”,持续拓宽清廉村居建设路径。建强用好“两区”融合平台。将清廉村居建设作为“两区”创建重要内容,把“两区”核心村率先打造成清廉村居典型示范村,以清廉促项目建设、促资产监管、促集体增收;深入挖掘羊庄红色庄里、级索郝屯孝善、大坞五世清官等历史资源,持续筑牢清廉村居建设的文化根基和革命本色。推广应用立体监管数字平台。针对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发包不透明等问题,持续推广应用“三资”监管、农村产权交易和集体资金支付等三大数字平台,以新技术撬动监管新提升。已建立市镇联网互通的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实现21个镇街118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管全覆盖,一体化记账报账、资产资源登记、合同管理、微信公开等功能。优化调整清廉村居示范引领。制定《滕州市镇街“清廉村居”建设负面清单(试行)》《滕州市村级“清廉村居”建设负面清单(试行)》,针对100个2024年度“清廉村居”示范村,联合纪委、组织、信访、社会工作等部门探索开展“无感监测”,实行跟踪管理、动态调整,及时补充纳新,以创新突破推动工作整体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