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电动车充电太难了,不仅桩少而且价格也贵,现在充电桩不仅多了,还新建了防雨棚,真是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近日,在峄城区某居民小区,面对前来回访的工作人员,居民王先生对新充电桩建设使用表示满意。
从无序充电、乱搭“飞线”到智能安全、用电方便,不少小区停车、充电秩序焕然一新,这一变化源于峄城区纪委监委的一次大数据筛查。
今年6月,峄城区“枣解决·枣满意”平台显示电动车小区停放难、充电贵问题群众反映较多。了解情况后,峄城区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纳入集中整治问题清单,及时转至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处置。一方面,组织人员,深入城区各小区开展走访调查,实地查看小区居民停车、充电情况,为开展监督摸清底数;另一方面,督促区住建部门根据各居民小区实际分析研判,制定电动自行车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压实社区、物业企业、开发企业、充电运营单位责任,逐项明确整改时限,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停充设施建设、规范充电价格。
工作中,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会同住建、供电、消防等部门及相关镇(街),组织小区居民代表召开协商议事会,会商研判突出问题。同时,督促区住建部门及时与各小区物业、充电桩公司联系,在满足安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加快勘测施工进度,确保实现能建尽建。截至目前,已有30个小区新建充电车棚61个、充电桩1000余个,全区电动车充电桩保有量达到5500余个,惠及群众4万余人,有效缓解了小区居民电动车停放难、充电难问题。
为有效解决电动车充电贵问题,督促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召开集中充电设施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充电价格严格执行居民合表电价0.555元/度标准,实现充电电价和服务费用分别公示。抽查并责令2家未收费公示的单位进行整改,督促4家转供电价格不规范的单位切实整改到位。目前,3家充电运营单位在24个小区下调了充电服务费,最高下调0.25元/度,真正降低了群众充电成本。